Quantcast
Channel: 平凡的宁静家园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7

[转载]唐朝大将军高崇文祖孙

$
0
0

 唐朝大将军高崇文祖孙

高崇文,祖籍渤海,既今天的阳信|、滨城区一带,他出生幽州。

 

    高崇文生性朴厚寡言,不通文字,但却聪颖敏慧,才智过人。少年时,他曾从平卢军,熟谙兵事。唐德宗贞元年间,随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镇守长武城,即今天陕西长武,他治军有方,很受将士推崇,晋升为金吾将军。贞元五年(789)年夏,吐蕃军队3万人进攻宁州,高 崇文率兵3000兵士前往解救,两军激战佛堂原,在高崇文机智果断的指挥下,唐军大败吐蕃军队,杀死1万多人,因攻封渤海郡王。

 

 

唐顺宗永贞元年(805)冬天,西川节度副使刘辟据守成都发动叛乱,朝廷动议讨伐。宰臣杜黄裳认为只有派高崇文单独统兵才可取胜。当时,大唐能征惯战的宿将很多,人人都以为自己该当此重任。乃至第二年春,诏令一出,众好将都十分惊讶。高崇文破格高升为检校工部尚兼御史大夫,担任左神策行营节度使,兼统左右神策军以及各镇兵,专职讨伐。

 

     高崇文的大军纪律严明,在进军途中,有一名军士损坏了旅店里的餐具,高崇文当即命令杀掉这个士兵以严肃军纪。高崇文率军为从阆中进入四川,首先打败剑门的叛军,解了梓潼之围,朝廷看到高崇文势如破竹,专职讨伐。

    

此时,刘辟退居成都背部150公里左右的鹿头山。该山扼东川、西川要道,地势险要。刘辟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城池,又外连八处营寨,形成犄角之势,以抵御高崇文所率大唐精兵的讨伐。唐军攻城那天,,首先在鹿头城下杀敌两万余人,恰逢倾盆大雨,进攻受阻。次日,唐军再次发动进攻,此次攻击的是鹿头城东的万胜堆,这里叛军驻守的制高点。高崇文令其骁将高霞寓亲自擂鼓督战,士卒奋勇登城。刘辟军惊恐万状,拼死抵抗,城上乱箭、石头雨点般落下。高崇文见状,立即组织敢死队连续拼命攻打,终于突破外围阵地,烧毁栅栏,前后8次冲击,连连奏捷,全歼城外守敌。夺取万胜堆后,唐军居高临下,刘辟驻守的鹿头城,城中人物的行动已是尽在掌握。

 

     先前,唐军将领李光颜本来与高崇文约定日期会师,因为有时迟误,李光颜害怕高崇文问罪,决定立功赎罪,他率军深入敌境,阻断敌人粮道,使军人心大乱。就在这一天,追随刘辟叛乱的锦江营寨将领李文悦率3000人归顺,不久,鹿头将领仇良辅也带2万人举城投降。被派来监督仇良辅军队的刘辟的儿子刘方叔、女婿苏强等,都被五花大绑押赴京师,同时被押的将卒队伍逶迤10多里路。接着,高崇文又乘胜挥师成都,沿途德阳等县城的叛军,无不望风而降。刘辟这才感到大势已去,于是带贴心护卫和卢文若等人携带金银财宝向西逃往吐蕃,高崇文派高霞寓、郦定进 日夜兼程,勇猛追赶,终于在 羊灌田 将其截住。在满山偏野的喊杀声中,刘辟走投无路,投了岷江(四川省)被唐军从激流中捉获,押赴京师斩首,西蜀从此趋于安定。

  

累累的站攻,使高崇文得到连续升迁,先是被任为检校司空兼成都意尹,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,以及统押边境少数民族的云南安抚使等职。后来被封为南平郡王,食实封300户,皇帝下诏刻石记功于鹿头山下。他再三上疏皇上,认为在富庶的西川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,要求到荒凉的塞上戍边。皇帝顺从了高崇文的志愿,赴任时,高崇文因功高而诱发了贪欲,他将蜀都的金银财宝、能工巧匠搜罗一空,都全部带走,也为他后来戍边打下了基础。元和四年(809年),高崇文64岁时病死边境任上。消息传到京都,宪宗停朝3日志哀,赠司徒,谥为威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

 高崇文有子高承简,自幼受父亲熏陶,少年时就为忠武军部将,后入神策军。因为父亲讨伐刘辟的军功,升任嘉王师傅。817年,宰相裴度讨伐淮西、蔡州等处割据势力,奏报皇帝让他以本官兼御史中丞,担任自己的牙将。淮西平定后,升任溵州刺史,治所在郾城。他在当地令军士屯田,疏浚河道,使临河二百里成为良田。高承简还修葺被破坏了的学宫,在当地推行儒学。当地的官吏为他刻石颂功。不久改任邢州(今河北邢台)刺史。时观察使急令征收赋税,而有数百户无以缴纳,他解囊代交。后迁任宋州(今河南商丘)刺史。汴州(今河南开封)的驻军发生了叛乱,派人到宋州讨取财物,高承简立即将来人拿下,自此,凡是汴州来使,全部抓起来,一并在军前斩首。汴州派大兵来攻,高承简指挥全城抗击,在南城被敌人占领的情况下,仍率军顽强抵抗,经过十余次大战,终于保住城池。因功晋升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兖、海、沂、密等州节度、观察、处置等使。不久,再升任检校工部尚书、义成军节度使、郑滑颍等州观察处置使等职,加检校尚书右仆射。入拜右金吾卫大将军。复出为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。西部地区紧急,高承简请驻军宁州以御敌。他上书朝廷献御敌之策,大和元年(827年),行至永寿县驿站病逝,赠司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

  高崇文还有子高承明,生孙高骈。高骈,字千里,高家世代隶属禁卫军。高骈自幼活泼开朗,喜欢文学,经常与学者们游历各地,他爱好谈论道学。高骈在神策军中颇得好评,很快升任都虞候。懿宗初年,高骈统禁兵万人抵御西部党项及吐蕃的骚扰,驻守长武城,屡立战功,得到懿宗皇帝的欣赏,升任秦州刺史、本州经略使。

 唐朝先前的安南(今天的越南)都护贪财枉法,引起叛乱,朝廷连年派军未能收复。于是,懿宗皇帝任命高骈为安南都护。高骈到任仅一年的时间就收复安南各郡县,又疏通从广州到安南的水上运输线路。懿宗皇帝再次提拔他为检校工部尚书、郓州刺史、天平军节度观察等使。又因为南诏叛乱,高骈临危受命,被任命为成都尹、剑南西川节度观察等使。他筑成都府砖城,加强防御。又在境上驻重兵,迫南诏修好,几年时间,蜀地就安定下来。由此晋升检校尚书右仆射、江陵尹、荆南节度观察等使。乾符四年(877年),升检校司空、润州刺史、镇海军节度、浙江西道观察等使,封燕国公。

 这时,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荆州、襄阳等地。僖宗皇帝认为,高骈曾经镇守郓城,军民畏服,而高仙芝的起义队伍多数是郓城人,由高骈来镇压会收到特别的效果,所以授高骈京口节钺,可以相机讨伐或者招安。再晋兵马都统、江淮盐铁转运等使。高骈也令部下积极进攻,迫使起义部队南下广州一带。乾符六年(879年)底,晋检校司徒、杨州大都督府长史、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,依然兼任兵马都统、盐铁转运使。高骈到达淮南,整修城池,招募士兵,总兵力七万,被朝廷视为中流砥柱。

 广明元年(880)夏,黄巢起义军自广州北上,由采石渡江。高骈慑于起义军威势,又因统治集团内部倾轧,坐守扬州,拥兵十余万,保存实力。起义军进攻长安时,唐僖宗再三急调高骈勤王,他不服朝廷节制,拥兵自重,终使长安陷落。中和二年(882),逃到四川的僖宗知道高骈无意勤王,于是,以宰相王铎兼中书令,兼诸道行营兵马都统,韦昭度领江淮盐铁转运使,剥夺了高骈的军权和财权。高骈听说王铎为兵马都统,颇不以为然,写诗《闻河中王铎加都统》讽刺:“炼汞烧铅四十年,至今犹在药炉前;不知子晋缘何事,只学吹箫便得仙。”高骈不服,上书朝廷,语词非常不恭,遭到僖宗皇帝的逐条驳斥。其中的文字乃千古绝唱,如“自黄巢肆毒咸京,卿并不离隋苑。岂金陵苑水,能遮鹅鹳之雄;风伯雨师,终阻帆樯之利?”等到朝廷恢复京城,高骈也非常后悔,他的部下也纷纷背叛他。高骈晚年昏庸,相信神仙之术,重用术士吕用之、张守一等人,托付军政大权,上下离心。他建有别院,有迎仙楼、延和阁,高八十尺,用黄金、珍珠装饰,里面储藏数百名美女,日夜笙歌欢舞。光启三年(887),部将毕师铎奉命出屯高邮,他联合诸将返攻扬州,造成扬州半数居民饿死,高骈被囚,不久被杀。

  高骈是唐朝知名的诗人。流传于世的作品清新雅致,感情细腻,完全不像赳赳武夫。如《山亭夏日》:“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水精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■高崇文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■高承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鲁北晚报201134

http://www.bzcm.net/epaper/lbwb/html/2011-03/04/content_53394.htm

 

 

 

资料补序

 

  安抚边镇的中唐名将——高崇文

 

      高崇文,祖籍渤海,即今天的阳信、惠民、滨城区一带,他出生于幽州。

 

 高崇文生性朴厚寡言,不通文字,但却聪颖敏慧,才智过人。少年时,他曾从平卢军,熟谙兵事。唐德宗贞元年间,随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镇守长武城,即今天陕西长武,他治军有方,很受将士推崇,晋升为金吾将军。贞元五年(789年)夏,吐蕃军队3万人进攻宁州,高崇文率兵3000兵士前往解救,两军激战佛堂原,在高崇文机智果敢的指挥下,唐军大败吐蕃军队,杀死1万多人,因功封渤海郡王。

 

 唐顺宗永贞元年(805年)冬天,西川节度副使刘辟据守成都发动叛乱,朝廷动议讨伐。宰臣杜黄裳慧眼独具,力荐高崇文率军前往,杜黄裳认为只有派高崇文单独统兵才可取胜。当时,大唐能征惯战的宿将很多,人人都以为自己该当此重任。及至第二年春,诏令一出,众将都十分惊讶。高崇文破格高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,担任左神策行营节度使,兼统左右神策军以及各镇兵,专职讨伐。

 

高崇文的大军纪律严明,在进军途中,有一名军士损坏了旅店里的餐具,高崇文当即命令杀掉这个士兵以严肃军纪。高崇文率军从阆中进入四川,首先打败剑门的叛军,解了梓潼之围,收复梓州。朝廷看到高崇文势如破竹,晋升他为东川节度使。

 

此时,刘辟退居成都北部150里左右的鹿头山。该山扼东川、西川要道,地势险要。刘辟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城池,又外连八处营寨,形成犄角之势,以抵御高崇文所率大唐精兵的讨伐。唐军攻城那天,首先在鹿头城下杀敌两万余人,恰逢倾盆大雨,进攻受阻。次日,唐军再次发动进攻,此次攻击的是鹿头城东的万胜堆,这里是叛军驻守的制高点。高崇文令其骁将高霞寓亲自擂鼓督战,士卒奋勇登城。刘辟军惊恐万状,拼死抵抗,城上乱箭、石头雨点般落下。高崇文见状,立即组织敢死队连续拼命攻打,终于突破外围阵地,烧毁栅栏,前后8次冲击,连连奏捷,全歼城外守敌。夺取万胜堆后,唐军居高临下,刘辟驻守的鹿头城,城中人物的行动已是尽在掌握。

 

 先前,唐军将领李光颜本来与高崇文约定日期会师,因为有所迟误,李光颜害怕高崇文问罪,决定立功赎罪,他率军深入敌境,阻断敌人粮道,使敌军人心大乱。就在这一天,追随刘辟叛乱的绵江营寨将领李文悦率3000人归顺,不久,鹿头将领仇良辅也带2万人举城投降。被派来监督仇良辅军队的刘辟的儿子方叔、女婿苏强等,都被五花大绑押赴京师,同时被押的降卒队伍逶迤10多里路。接着,高崇文又乘胜挥师成都,沿途德阳等县城的叛军,无不望风而降。刘辟这才感到大势已去,于是带贴心护卫和卢文若等人携带金银财宝向西逃往吐蕃。高崇文派高霞寓、郦定进日夜兼程,勇猛追赶,终于在羊灌田将其截住。在漫山遍野的喊杀声中,刘辟走投无路,投了岷江,被唐军从激流中捉获,押赴京师斩首,西蜀从此趋于安定。

 

累累的战功,使高崇文得到连续升迁,先是被任为检校司空兼成都尹,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,以及统押边境少数民族的云南安抚使等职。后来被封为南平郡王,食实封300户,皇帝下诏刻石记功于鹿头山下。他再三上疏皇上,认为在富庶的西川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,要求到荒凉的塞上戍边。皇帝顺从了高崇文的志愿,赴任时,高崇文因功高而诱发了贪欲,他将蜀都的金银财宝、能工巧匠搜罗一空,都全部带走,也为他后来戍边打下了基础。元和四年(809年),高崇文64岁时病死边境任上。消息传到京都,宪宗停朝三日致哀,赠司徒,谥为威武。

 

 高崇文有子高承简,自幼受父亲熏陶,少年时就为忠武军部将,后入神策军。因为父亲讨伐刘辟的军功,升任嘉王师傅。817年,宰相裴度讨伐淮西、蔡州等处割据势力,奏报皇帝让他以本官兼御史中丞,担任自己的牙将。淮西平定后,升任溵州刺史,治所在郾城。他在当地令军士屯田,疏浚河道,使临河二百里成为良田。高承简还修葺被破坏了的学宫,在当地推行儒学。当地的官吏为他刻石颂功。不久改任邢州(今河北邢台)刺史。时观察使急令征收赋税,而有数百户无以缴纳,他解囊代交。后迁任宋州(今河南商丘)刺史。汴州(今河南开封)的驻军发生了叛乱,派人到宋州讨取财物,高承简立即将来人拿下,自此,凡是汴州来使,全部抓起来,一并在军前斩首。汴州派大兵来攻,高承简指挥全城抗击,在南城被敌人占领的情况下,仍率军顽强抵抗,经过十余次大战,终于保住城池。因功晋升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兖、海、沂、密等州节度、观察、处置等使。不久,再升任检校工部尚书、义成军节度使、郑滑颍等州观察处置使等职,加检校尚书右仆射。入拜右金吾卫大将军。复出为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。西部地区紧急,高承简请驻军宁州以御敌。他上书朝廷献御敌之策,大和元年(827年),行至永寿县驿站病逝,赠司空。

 

 高崇文还有子高承明,生孙高骈。高骈后来成为晚唐的一代名将,曾大败南诏,平定交趾,收复安南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高祥福资料收集于2012年6月3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7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